毛细血管是一种极细微的血管,却是动脉与静脉间不可缺少的连接者,倘若毛细血管淤塞,血液就难以贯通全身,人就难免生病。基层水利设施之于农田,正如毛细血管之于人体,“个头”不大却至关重要。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国的基层水利事业发展滞后,许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在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面前无力抵抗,严重威胁到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疏通农田的“毛细血管”,保障基层水利的“肌体健康”,是迫切而重大的任务。
要保持农田“毛细血管”的畅通,实现农村水利的大建设、大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
目前,我国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存在性质不清、职责不明,机构不全,力量不足,条块分割、管理不顺,人才缺乏、人员老化,经费不足、条件简陋,待遇很低、生活困难等主要问题,难以有效管理农村涉水事务,一些地方基层服务机构甚至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基于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首先,从定位方面,要明确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性质、职能、设置方式及隶属关系。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是公益的,要承担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要根据自然条件、水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利建设管理要求等因素科学设置;要将其作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行使相应的行政职能,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等。
其次,从管理方面,要明确基层水利机构的经费来源、人员编制、管理方式及工作条件。要合理核定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保证其公益性职能的正确履行;科学人员经费、公益性业务经费,将其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改进人员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评、合理流动”的人事管理制度;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好办公场所、技术装备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
总之,国家的水利投资除了要重视骨干水利项目外,更应该关注农村的田间渠道,尽快将不完善的农田“毛细血管”打通。惟其如此,才能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打破“靠天吃饭”的窘况,推进农村水利事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