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服务三农

关注“两会”——农村社区建设的“蝶变效应”
发布时间:2012-02-24    浏览次数:
“全面完成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三年任务,320万户农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住房建设进入常态化,力争‘十二五’末近半数农户住进新房。”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句话,背后是发生在山东农村社区生活、生产和组织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住上楼,冬天卫生所 病人少了一半”
  2月22日,天气暖洋洋的,寿光市洛城街道浮桥社区46岁的村民傅玉民平整了萝卜地回到家,打开电视看看“两会”又传达出怎样的信息,代表委员们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议论,尤其令他关注。
  2010年9月住上楼,是傅玉民家的一件大事。新楼一平米950元,除去旧宅子的补偿,他花了14万元住上了170平米的楼房,地源热泵供暖,一平米一冬10块钱;物业村里出钱;天然气今年就能接通;原来197亩的老村址盖了20栋楼仅用了61亩,剩下的136亩复垦了,他和另外几位村民成立的“富民合作社”承包了其中的100亩,种上“浮桥”萝卜,去年秋天一斤能卖到2至4元,钱包也鼓了起来。
  房子解决了,几十年不用动,傅玉民原来攒在手里准备盖房的钱敢花了,当年就买了一辆小轿车。如今,村里的轿车已经有四五十辆。
  “大伙早就想盖楼,我一直压着不让乱盖,等着大规划。2009年,省里鼓励农房建设,寿光‘增减挂钩’节地一亩补助20万元,村民自己再出一块,我们就顺势盖起来了。”社区党支部书记傅良信告诉记者,“自打住上楼,冬天卫生所病人少了一半,妇女们洗衣做饭也不皴手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杨焕彩说,2009年初,省委、省政府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出发,决定用三年时间在全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每年100万户。截至2011年底,我省累计新建农房320万户,改造农村危房61万户,1200多万农民搬出危旧房、告别旧村居,少花钱或不花钱住进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农房。
  “以前是‘有新房没新村’,这一轮农房建设非常强调水、电、气、暖、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要求配套幼儿园、卫生室、社区办公用房、文化广场、图书室、超市等生活设施,极大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面貌。”杨焕彩说。
   
要素流动优化产业布局
  “以前,被村庄包围,博汇和金诚上项目都是见缝插针,布局凌乱。现在合村并点腾出土地,集中成块了,近几年,两企业各投了七八十亿元,年产值保持了30%的增长。”省人大代表、桓台县委书记王可杰认为,合村并点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反过来又推动产业发展。
  博汇纸业和金诚石化都是位于桓台县马桥镇的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两企业增加值占桓台县工业增加值的40%,马桥镇规划将全镇27个村合并成4个集中居住区,目前合并工作已经完成了80%。“本来,马桥镇90%以上的农民都在两企业打工或围绕企业开餐馆、跑运输等。这样一来,农民上班方便了,企业的职工队伍也稳定了、发展空间扩大了。”王可杰说。
  住宅区、产业区“两区同建”,是德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的鲜明目标。2月22日,省人大代表、齐河县委书记魏洪祥告诉记者,他们几乎每个新型农村社区住宅区周边都规划了产业园区,而且是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让农民一住进去就有班上。他举例说,晏城镇南北社区村民将土地流转入社,组建了近2000亩的高效蔬菜产业园区,年经济效益可达3000万元以上;宣章屯镇宣章社区搞了拱棚蔬菜和羊毛衫加工,村里人不外出打工的,都能实现就业;华店乡华中社区就在镇驻地,规划的工业园区已经进驻企业20多个,搞机加工、木器家具、食品等。
  “我们的思路是每个社区都有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产业园区。”魏洪祥说。按照规划,全县1014个行政村合并成173个并居点,培植农村产业园区349个,其中标准化园区160个,蔬菜特色园区92个,水产养殖园区36个。目前,80多个社区全面启动,有一定规模的达到43个,[Page]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上一篇:最高检:将重点查办八类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

 下一篇:理念要求到实际举措 四大指标勾画现代农业前景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鲁CP备11033178号-1

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4-2321660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