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服务三农

曹宝华代表:未雨绸缪遏制“青年农民荒”蔓延 
发布时间:2012-03-09    浏览次数:
   “进城打工的2亿多农民工,很多都是农村有知识、有头脑、有体力、有能力的人,是实现科技农业的骨干力量。”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春风实业集团董事长曹宝华说,尽管目前尚未出现大面积的青年农民荒,但农村缺乏青年知识农民,已经拉了科技农业的后腿。

  曹宝华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一些农业大省部分地区,75%左右的农村主要劳动力是60岁左右的老人。2亿多名农民工大军在城市打工,特别是从小就跟随父母在城市长大,受城市生活熏陶的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大都难以接受乡村生活,不愿当农民后备军。

  “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突出了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强调农业科技推广,受到农民普遍欢迎。那么,谁来接受农业科技推广,谁来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曹宝华说,“我认为是知识化了的新一代农民,尤其是想干科技农业的青年农民。但现在农村青年知识农民匮乏,已经拉了科技农业后腿,应引起高度重视。”

  如何未雨绸缪,遏制“青年农民荒”蔓延?曹宝华说,首先为农民致富创造制度条件,比如允许符合建设规划的集体土地,直接以入股、出租、出让等方式进入建设市场,允许被征地农民,用留出的创业用地投资或注册企业,或允许农民用承包土地包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交易,抵押融资,并鼓励农民投资耕地、林地,包括开荒治沙造林造地。

  其次,要引导和鼓励农民规模经营,可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基础上,允许有条件的村民委员会把农村土地承包过来,从事集约化经营,鼓励农民以土地和资金等形式入股。在条件较成熟的地方,可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通过租赁形式,把承包到户的土地集中起来,通过市场化方式承包给农业经营大户或从事农业经营的公司,吸引产业资本、龙头企业或种粮大户组织粮食生产。

  第三,改变撒芝麻盐、下毛毛雨的“支农”方式,把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起来办大事,集中财力支持一批有市场潜力、有一定规模、能带动农户致富的龙头企业,支持一批农业和水利等基本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解决那些一家一户想办但办不到的问题。

  第四,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缩小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差距,并强化农村文化建设,导入城市气息,满足青年农民的娱乐需求,让农民在综合比较中感到在农村不比进城差。

 

 上一篇:农民“三权”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韩长赋:2012年争取稳定粮食产量10500亿斤以上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鲁CP备11033178号-1

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4-2321660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