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科研成果

冬小麦种肥混播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

冬小麦种肥混播种植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技术研发推广背景,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专利范围及使用情况

针对山东省冬小麦施肥数量过多、氮肥利用率偏低、施肥不当引起的农业收益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依托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山东省冬小麦种肥混播技术模式集成创新与示范”,针对德州地区存在传统种植模式需要提前撒施肥料的弊端,为减少撒肥用工,降低肥料用量和投入,开展了联合攻关,依据小麦养分吸收规律,研究缓/控释氮肥、种肥混播、减肥增效等技术,并在德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临邑县、陵城区、宁津县、庆云县等各个县市区安排了相关的技术应用效果试验,通过试验确定种肥混播肥料品种、施用量等技术指标,最终构建一套小麦种肥混播减肥增效关键技术体系。结合当前我市土壤-作物系统状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轻施肥不当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我市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制并筛选不同新型肥料进行试验,找到适合种肥混播技术的最佳肥料品种。选择小麦专用缓控释氮肥做底肥并建立山东冬小麦多元素平衡施肥制度。研发了小麦种肥混播专用播种机,可一次性同时实现种子与肥料的混播,其混合率及其播种量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机械有利于提高机械播种的播种效果。冬小麦壮苗剂配方在2021-2022年极端天气中优势及其明显,小麦产量创出新高。优化集成“新型肥料+种肥混播+全程机械化”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制定了适合山东地区的冬小麦种肥混播技术规程和标准,建立了示范样板,并在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速度和转化率。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提高了农民收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取得了非常大的社会效益。

1682303873495595.jpg

种肥混播与种肥同播模式示意(左为种肥混播;右为种肥同播)

冬小麦种肥混播技术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冬小麦轻简施肥技术及种肥混播专用播种机方面,“一种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冬小麦轻简施肥方法”获得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小麦种肥混播专用播种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冬小麦微肥施用生产管理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一种冬小麦壮苗剂”获得南非发明专利。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推荐技术示范展示范围,在小范围示范展示还是已经实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冬小麦种肥混播技术在临邑县、德州市陵城区、宁津县、庆云县和武城县等地区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2017-2020年累积推广220.74万亩,辐射带动2000万亩,得到当地农民的广泛认可。2021-2022年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而且根据不同地区的施肥习惯,机械做了适当的调整。

(三)提质增效情况技术试验、示范或推广过程中节约成本、提升品质、增加效益、保护耕地与生态环保等情况

冬小麦种肥混播技术采用缓控释肥能够提高冬小麦产量7.1%及氮肥利用率10.47个百分点,降低了80-100cm土层硝态氮淋溶风险,同等肥料用量投入的情况下,每亩产量提高29.07公斤,减少撒肥的劳动力;减氮14.3%的投入量时,获得的产量与优化施肥一致。2017-2020年累计推广面积220.7万亩。

冬小麦一次性种肥混播施肥技术,减少了人工投入,增强了小麦的抗病、抗逆能力,降低了环境污染,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促进了土壤结构的良性发展,有效促进农田小气候的改善及良性循环,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技术获奖情况

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成果2021年冬小麦种肥混播技术获得德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技术要点(核心技术及其配套技术主要内容)

(一)播前准备工作

1、品种选择

选择当地主推的中筋硬质冬小麦品种济麦22、鲁原502、良星66等冬性或半冬性品种。

2、种子处理

可以选择內吸性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或包衣,防治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杀菌剂选择含有咯菌腈、立克秀、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的药剂,杀虫剂选择含有吡虫啉、噻虫嗪等的药剂。

3、肥料的选择

大量元素肥料:冬小麦种肥混播技术对肥料的要求较高,缓释、控释等新型肥料的制造技术已经成熟,控释时间在2-12个月的肥料已经推向市场,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苗期需氮肥比较少,用控释时间比较长的新型肥料,让肥料和种子充分混合来播种,不会烧种、烧苗,并有利于小麦对养分的吸收,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次性施肥,实现节本增效。

中微量元素肥料:小麦种植前应施足有机肥并根据土壤缺素情况配施适量的矿物肥。

2.jpg


小麦种肥混播专用肥料

4、机械选择

使用冬小麦种肥混播专业机械,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改进使肥料种子分仓放置,实现入土前混合均匀。种子和肥料使用同一个开沟器,能节省机械动力,并能提高播种质量。

3.jpg

3 小麦种肥混播播种机

5、耕地整理

前茬作物收获后,先用灭茬机灭茬,喷施腐熟剂,秸秆还田,造墒,然后将土壤深耕(30cm)或深松结合旋耕进行整地至平整。整地前小麦农田土壤足墒,耕层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80%,墒情不足应进行造墒。

(二)播种

1、品种、播种时间、播量

根据冬小麦品种、播种时间和地力条件选择播种量。分蘖力强、播种时间早、地力水平高的地块,适宜少播;反之,适当增加播种量。播种时间一般是103日至12日,一般用种量10kg15kg/667m2

2、种肥混播技术要求

通过冬小麦种肥混播机械进行播种施肥实现一次性操作。

施肥量主要是根据地力水平确定,中高肥力土壤或者产量水平在400 kg/667m2以上地块,宜施有机肥(有机质≥45%100kg200 kg/667m2,氮肥按纯N14kg17 kg/667m2,磷肥按P2O57kg9 kg/667m2,钾肥按K2O5kg7 kg/667m2;中低肥力土壤或者产量水平在400 kg/667m2以下地块,宜施有机肥(有机质≥45%200 kg300 kg/667m2,施用氮肥按纯N12kg14 kg/667m2,磷肥按P2O55kg7 kg/667m2钾肥按K2O3kg5 kg/667m2

4.jpg

4 武城县进行种肥混播技术示范播种

(三)田间管理

1前管理

针对金针虫、地老虎或者蝼蛄等地下害虫重的麦田,翻耕或浇水前撒施辛硫磷颗粒剂。依据墒情和苗情灌溉越冬水。

小麦3叶后且最低温度5℃以上,针对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24氯钠 +氯氟吡氧乙酸,或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喷雾防治;针对节节麦,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针对雀麦、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选用炔草酯+氟唑磺隆喷雾防治。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

2、小麦返青拔节期

早春镇压,3月中下旬,进行灌溉,小麦拔节前结合生长情况进行调节剂化控,对茎基腐病进行防治。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蚜酮吡虫啉喷雾防治蚜虫用除草剂进行草害防治

3、小麦穗期

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搭配专用高效助剂,实施“一喷三防”作业。57 天后,若蚜虫量偏大,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蚜酮、吡虫啉喷雾防治;一代粘虫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防治;锈病和白粉病防治用三唑酮、戊唑醇等喷雾防治;赤霉病防治用吡唑醚菌酯、氰烯菌酯 、丙硫菌唑等喷雾防治。病虫混合发生时可采用以上药剂混合施药二次防治。

4、收获

小麦腊熟末期及时收割,收获后及时晾晒,籽粒含水量要求低于12.5%,贮藏于通风干燥处。

三、适宜区域(适应推广应用的主要区域)

宜在山东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地区推广。

四、注意事项(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环节)

冬小麦种肥混播技术对肥料要求较高,要采用适宜种肥混播的肥料品种,选择小麦专用缓控释氮肥做底肥,可以达到一次施肥不用追肥的效果。

五、技术依托单位(不超过3个

须详细列明依托单位名称(产权单位)、联系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座机、手机)、电子邮箱。

依托单位: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德州市德兴中大道926号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253100

联系人:李子双、张英鹏

联系电话: 0534-2321660

邮箱:zishuangli@163.com

 

 上一篇:高产大穗多抗小麦新品种—德紫麦1号

 下一篇:小麦玉米“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机械化生产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鲁CP备11033178号-1

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4-2321660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