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这里成了本市首家设施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示范点。中国农科院与市植保站推出16项国内农作物病害防治新技术,将从这里向京郊推广。今年,本市10余万亩蔬菜大棚都将甩掉农药瓶,用上这些高招儿,种出的果蔬自然更加绿色、健康。
取武夷山的菌对付本地蔬菜病菌,听起来有点科幻,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呢。昨天,记者赶到现场时,农业专家和农户有问有答聊得正欢。
黄瓜挂满棚架,根根绿油油的鲜嫩可人。“往年这个时候,咱种黄瓜的最怕啥啊?”国内生物防治病虫害专家、中国农科院博导邱德文面色黝黑黝黑的,放进农民堆儿里甭想辨认出来,就连说话也让农民倍感亲切。
“白粉病呗,那还用说。去年,这病可把我那棚黄瓜害得不轻。”农民李文胜第一个接过话茬儿。
“没错,这白粉病顶讨厌,一年四季都能发病,流行起来会让咱减产4成……”邱德文循循善诱,“可白粉病已经有了抗药性,你打多少农药也不灵,最重要的是农药还会污染了咱的菜,影响品质。”
“那就没招儿了?”十几位农户皱着眉头,问得异口同声。
“有招儿,一物降一物。”邱德文拿出一瓶名叫夷菌素的水剂,“这是从武夷山土壤中分离到的‘宝贝’,你可以把它看做一种有益菌,专门帮咱们杀死黄瓜上的白粉病菌,最关键的是,它取自天然,一点不污染咱的菜……”
话音未落,农户们如获至宝。“这‘宝贝’怎么使?”“还能治啥病?”……问题连珠炮似的提出来。
“把水剂稀释300到800倍,直接喷在叶面上就行,简单得很。”邱德文说着猫腰取出夷菌素水剂稀释,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黄瓜叶片上,边操作边讲解,“而且,什么黑星病、霜霉病、角斑病、番茄灰霉病……蔬菜主要真菌病害都怕它,防病效果能达到75%以上。”
农户们还在啧啧称奇,邱德文又拿出另一样“宝贝”。“人体格差就爱得病,作物也是一样,所以时常得给作物补补身体。”邱教授一句话,把在场的十几位农户都说愣了。
“种了半辈子菜,头回听说菜还要补身体。给它熬点鸡汤浇上?”农户焦德忠把大伙全逗乐了。
“菜可不能喝鸡汤,得喝这个。”邱教授神秘地一笑,“瞧,生物蛋白质。”
这生物蛋白质看着有点像奶粉,溶于水后跟施肥一样施给作物。邱教授拉过焦德忠,手把手地传授。
邱教授解释说,生物蛋白质是国内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诱导或激活植物自身免疫抗性、激发植物的生长代谢。当植物受到激活蛋白的诱导,便激活了对病害的免疫抗病能力。这种蛋白质剂本身对病虫无直接杀死作用,因此对环境和植物安全,不会引起病菌的抗药性,能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植保要求。“说白了,这有点像咱们人打疫苗。”
大伙儿听这么一解说,茅塞顿开。
“来看看我们之前做的实验对照。”邱德文领农户们走进旁边一处西红柿大棚。“瞧,这是‘喂’了三次生物蛋白之后的番茄,怎么样,跟旁边没用过的比起来,果形好、光泽,顶部果实又多又大。好处还远不止这些,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蛋白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对辣椒、番茄和烟草病毒病控制效果达到65%以上,同时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邱德文说。
“确实比我家的长得好,我回去就给我那两棚西红柿都补补身子。”焦德忠心服口服。
高招儿还有许多。从荷兰引入的熊蜂授粉技术、中国农科院研发的巴氏钝绥螨捕食害虫技术、市植保站掌握的病虫害先监测预警技术……总计有16项之多。在康庄镇这300亩的示范点种着90多种蔬菜瓜果,目前已达到100%不使用化学农药和激素。
这些技术正在向全市32万亩蔬菜设施大棚内推广。年内,其中的三分之一大棚就能综合用上这16种高科技,种出的果蔬会更加绿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