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服务三农

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发布时间:2012-03-16    浏览次数:
   编者按: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并称为全球三大经济安全,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既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战略。虽然自2004年我国粮食恢复增产以来,已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安全基础得到加强。但由于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加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加、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本刊特组织了这组文章,从品种结构、主体结构、地区结构等各方面对粮食安全问题加以阐释,以期从理论层面对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予以研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与中长期趋势

  一、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

  (一)粮食安全基础得到加强

  我国粮食从2004年恢复增产以来,实现连续8年增产。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8年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特别是,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四个首次”:即首次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的新水平。

  这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也高于同期世界粮食平均增产水平。2004年至2011年,我国三大粮食品种(即稻谷、小麦、玉米)增产幅度年均3.12%,超过1978年到新世纪初的年均增产幅度2.28%的水平,比同期世界同类品种生产年均增幅2.12%高出1个百分点;我国三大品种单产年均增长1.69%,而世界同类品种同期单产年均增长1.13%。由此可见,我国粮食安全基础持续得到加强,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二)当前粮食供求形势与结构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促进食物消费总量增加、结构升级。其中,人均大米和面粉消费量稳中趋降,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的消费,如粳米、各种专用面粉及面粉制成品、动物性蛋白、植物油、食糖等消费增加。

  第一,粮食供求紧张状况明显改善。我国粮食生产在2003年跌至谷底。20002004年,我国谷物产量五年合计(谷物,即稻谷、小麦、玉米等,下同)19.71亿吨,消费21.65亿吨,产不足需;而20052009年,谷物产量合计22.79亿吨,消费22.31亿吨,产大于需,比上一个五年的状况有明显改善。最近2年谷物“紧平衡”格局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二,粮食供求区域不平衡加剧。一些主产区由粮食调出省变为调入省,粮食调出省由17个减少到13个,部分产销平衡区变成调入区,主销区调入量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主产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个省(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71.49%,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36%。特别是,全国粮食产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方粮食生产总量下降,呈北粮南调格局。19972007年,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北方6省粮食在全国比重,由36.2%上升到43.5%;而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南方6省,从36%,下降到31.6%

  第三,谷物供求品种结构矛盾进一步显现。一方面,稻谷、小麦产需基本平衡,但保持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几年人均稻谷和小麦消费量稳中趋降,总消费量增长趋缓。我国人均年稻谷消费量从历史最高水平1991年的155公斤,下降至2009年的143公斤。过去5年,国内稻谷消费年均增长0.6%。人均年小麦消费量从历史最高水平

[Page]1988年的90公斤,下降至2009年的78公斤。过去5年,国内小麦消费量年均增长0.6%。产量稳步增长,过去五年,稻谷产量年均增长1.8%,小麦产量年均增长4.5%,由此使两者供求相对宽松。但是,稻谷口粮消费的比重逐步提高,粳米消费仍将继续增长,而南方地区水田不断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恢复和稳定生产的难度很大,稻谷供求总量将长期偏紧。

  另一方面,玉米供求缺口逐步扩大。近年来,养殖业、工业用玉米增长较快,使玉米供求日益趋紧,缺口逐步扩大。过去五年,玉米国内消费量年均增长3.6%,略高于产量年均3.5%的增长水平,其中,饲用玉米消费保持年均2%的增长水平,五年共增加1100万吨;深加工玉米消费在2007年底出台限制玉米深加工发展政策之前的增长率约9%,之后降低到4%左右,五年平均增长约7%,共增加1400万吨。2009年,玉米国内消费1.56亿吨,产量为1.55亿吨, 供求缺口100万吨,标志着我国玉米供求关系正式转入供不应求的阶段。近2年玉米缺口进一步扩大,近1000万吨。

  与此同时,我国玉米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多年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玉米保持净出口状态,年净出口量在300万吨~1500万吨。自2007年度以来,随着国内饲料消费和深加工消费的增长,净出口量明显缩小。2009年我国进口玉米130万吨,净进口115万吨,距关税配额720万吨还有较大空间。2010年,我国进口玉米157万吨,2011年进口175万吨。

  第四,植物油自给率进一步下降。近20年来,我国油籽生产稳步增长,从1990年的353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4784万吨,年均增长1.5%。其中,大豆生产基本保持稳定,近10年来,大豆产量基本稳定在1500万吨~1600万吨,占国内油籽生产的33%。国产食用植物油产量从1990700万吨左右,增加到2010年的1000万吨,年均增长幅度较小。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食物结构出现显著变化,植物油消费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我国植物油消费需求总量从1998年的11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750万吨,年均增长近8%。人均植物油消费从2000年的12.5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19公斤,超过世界人均16公斤的消费水平,但仍低于发达国家25公斤~26公斤的人均消费水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植物油、油籽进口迅猛增长。其中,大豆从1998年的385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480万吨,年增长率达27%。目前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已达84%,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1%

  二、粮食供求结构变化的新趋向

  第一,不同粮食品种之间的替代性日益显著,影响粮食供求结构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强。一是玉米转化成淀粉糖,替代食糖进入食品领域。我国食糖消费从2000年度的685万吨增加到2009年度的1143万吨,增长了67%,国内生产的增长未能完全满足需求增长,食糖进口量从102万吨增加到170万吨,也增长了67%。近年来,食糖价格迅速上涨,但是玉米价格在政府的调控下,上涨幅度较小,导致食糖和玉米的比价关系发生加大变化,2009年初,食糖和玉米的比价是1.93,截至201110月底,比价上升到2.94。玉米价格显得相对便宜,淀粉糖得以迅速发展,部分弥补了食糖缺口。

  二是小麦替代玉米,饲料原料结构变化明显。我国小麦玉米正常比价应在0.951.05之间,价差则应在-100/吨~100/吨之间,历史上仅2007年突破了这一区间下限,极限价差达到-200左右,成为小麦饲用消费的分水岭,消费量由800万吨/年的常量猛增至1350万吨。随后两年,随着价差回归,基本稳定在1000万吨/年左右,2010年增至1350万吨,2011年度在1750万吨左右。

  2011年上半年,小麦价格在政策调控下不断下行,国内玉米价格在深加工需求推动下逐渐攀升,造成小麦玉米差价逐渐缩小,至4月份开始转负,随着

[Page]5月份玉米价格加速上涨,主要产销区全面转负,此时价差水平已经接近2008年的极限状态。6月份新麦上市价格走低,主要产销区价差进一步下滑,部分地区甚至进入-300/吨~-400/吨区间内,成为历史最大价差。

  这一价差运行趋势,带动了更多饲料企业对小麦替代添加的应用,添加比例也在提高。全国小麦饲用替代消费已经开始增加,并伴随小麦玉米价格倒挂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年度增量可能在700万吨~1800万吨之间,将会导致新年度玉米饲用消费持平或略减,供求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小麦则出现近年来最低库存,但不会引发品种供求的质变。

  第二,“谷贱伤农”、“米贵伤民”交替出现,平衡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难度增大。近年来,农产品成本进入上升通道,虽然农产品价格逐步上升,但农民种粮收益增幅远远低于成本和价格上涨幅度,种粮比较收益不断下降,农民增收形势严峻。但是,粮价上升给城市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带来较大影响,对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也带来较大挑战,近年来,食品价格的上升是直接推动CPI上升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两难选择。

  第三,粮价波动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调控的复杂性越来越大。(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课题《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机制与政策研究》的具体分析)粮价在受农业成本上升、供求关系变化等传统因素影响的同时,受气候变化、粮食能源化、金融化、投机炒作等非传统因素影响将更加显著。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在当前我国食物收入弹性相对较高的背景下,收入快速增长导致食物需求总量的增长,推动粮价持续上涨;(2)对于货币超发而导致的粮价上涨,其原因在于相对生产效率的低下,使得货币超发带来了低生产效率部门更多的相对价格上涨。(3)在上述两种因素叠加条件下的价格波动机制,即在货币超发背景下,一方面由于农业部门相对低效率导致了相对更高的价格上涨;而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幻觉”使得消费者产生积极的收入预期,同时也提高了边际消费倾向,使得粮食需求进一步偏离原有均衡,价格上涨的幅度进一步加大。这也意味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更高的食物收入弹性)只要存在货币超发,那么粮食价格将会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反之亦然。当然,这一问题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必然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价格波动的幅度将会不断收窄。

  从国际经验看,日本和韩国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出现类似我国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形。这是因为,从理论上看,日本与韩国都属于典型的小国,其需求的快速扩张在国内供给无法满足的条件下将从国际市场进口,而小国的进口量并不足以改变国际市场的供求格局,因此大量的进口将在很大程度上平抑国内收入增长带来的需求增长压力,同时也使得价格的上涨压力被国际市场化解。而中国作为理论模型上的大国,由于国内供求结构改变带来的农产品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市场的供求结构,尽管大量的进口对平抑国内粮食价格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使得国际国内市场产生了反馈作用:即国内价格的上涨将会带动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将会诱发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使得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更为多样。但是,从客观角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大量的进口的确可以有效地平抑国内粮食价格的过快上涨,但是所形成的新均衡价格一定位于国内最高价格与初始国际市场价格之间,因为反馈机制的新均衡将会处于中间水平。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粮价上涨不仅仅处于国内市场结构变化以及货币宽松的宏观背景之下,生物能源的发展正在改变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结构,也对我国粮价波动产生深刻影响。从逻辑上看,生物能源未大规模推广应用之前,食品的收入弹性会随着收入的提高不断下降,但是生物能源的发展使得农产品与能源产生了相应的替代作用,因此生物能源原料的收入弹性又被提高,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提高带来了生物能源原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之进一步传导至所有农业与食品部门,带来了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的放宽。诸多因素的共同叠加导致了当前条件下我国粮食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Page]

  三、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发展趋势

  今后5年~1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促进粮油食品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是动物性蛋白、植物油等消费增加。但是,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我国粮油食品供给还面临水资源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科技贡献率不高、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制约因素,我国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一)食物消费需求结构变化进入新阶段

  一般而言,食物消费与饮食结构有四个阶段的变迁:第一阶段为主食中的杂粮和薯类等有色谷物的比例减少,大米和小麦增加(白色革命);第二阶段为大米和小麦等主食减少,肉、蛋、水产和植物油等副食比例增加;第三阶段为副食中的动物性蛋白食品和酒精类的消费增加;第四阶段为能够缩短调理时间的冷冻食品(熟食)、外食、家常配菜增加,进入所谓的“简化饮食”阶段,饮食流通大范围化,同时追求绿色食品、重视食品安全,此时也会出现将传统食品高级化的现象,饮食两极化是这个阶段的特征。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城乡间差异较大,虽然上述四种类型饮食并存,但饮食消费结构已进入第四阶段。在第四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出现的肉、蛋、乳品、水产和植物油消费增加的趋势依然存在。粳米、优质小麦等高品质食品以及精细加工食品消费需求增加,并伴随食品包装化、品牌化趋势。

  (二)主要粮食品种的供求趋势预测

  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张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今后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行谷物优先战略,特别是要实现主粮产品的基本自给。

  从需求看,预计今后我国粮油食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其中,收入增长和人口增长仍将是推动我国粮油食品消费的主要驱动因素。受我国饮食结构变化影响,在人均消费变化与人口增长的共同作用下,稻谷、小麦的总消费量渐趋于稳定,玉米、植物油的总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

  从供给分析,我国粮油食品供给的最大挑战是耕地约束。2008年我国耕地已经降至18.26亿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2010年,我国进口植物油与油籽折油量共计2035万吨,按目前国内大豆亩产236斤的生产技术水平测算,相当于利用了国外9.6亿亩的种植面积(与国内水稻与玉米种植面积之和相当)。若全部由国内生产来替代,意味着要以减少68%的粮食总产为代价。显然,在严酷的农业资源条件背景下,我国依靠自己的耕地资源解决植物油供求缺口问题不现实。

  我国粮油食品供给还面临水资源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科技贡献率不高、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制约因素。一是,华北平原是主要的小麦和玉米产区,水资源仅占全国1.7%,过去50年来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已经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在可以预见的10年~20年内,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将进一步加剧。二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制约粮食科技水平的提升。三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1%。过去十年水稻、小麦、玉米单产年均增长率低于上一个十年。根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5年稻谷、小麦、玉米这三个品种的单产将比2007年增长1.4%5.9%15.9%,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增长速度。

  基于此, 2020年的主要粮食品种供求趋势预测如下:

  第一,稻谷、小麦将可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由于方便煮食及消费结构升级,部分以面制品为主食的人群将转为以大米,特别是粳米为主食,预计2020年的人均年稻谷消费量将保持2007137.3公斤的水平,2020年稻谷总消费量将达到1.9359亿吨,与1.955亿吨产量相比,稻谷总体仍自给有余,但结余不大。根据收入水平、消费趋势综合分析,预计

[Page]2020年我国人均年小麦消费75公斤,总消费量将达到1.0575亿吨。总体看,小麦应自给有余,结余量在800万吨左右。

  第二,玉米供求缺口将逐年扩大。预计2020年玉米产量1.84亿吨,消费量2.0125亿吨,缺口1725万吨。今后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潜力有限,产量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单产。如单产保持过去10年平均增长水平,2020年玉米单产将达到6.05/公顷,比近5年平均5.29/公顷,增长14%,种植面积保持2010年的3040万公顷不变,2020年玉米总产量将达到1.84亿吨,消费方面,预计到2020年玉米消费量为2.0125亿吨。

  但是,玉米的供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1)如果单产大幅增加,将不存在缺口。我国玉米单产近5年平均5.29/公顷,与美国平均9.62/公顷相比,提高空间较大。从阿根廷的经验看,10年时间内单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有可能的。阿根廷在19951999年间、20052009年间平均单产分别为5.13/公顷、7.06/公顷,5年平均单产在10年内增长了38%2009年单产已达8.33/公顷,略低于美国。如果我国玉米单产保持过去四五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将在过去五年平均水平5.29/公顷的基础上增长27%,达到6.70/公顷,即使玉米种植面积保持不变,玉米总产量可达2.28亿吨,高于我们预测的消费量。

  (2)如果玉米价格过高,部分饲用玉米将被小麦替代。小麦与玉米的差价在50/吨时,小麦即可部分替代玉米用于饲料。在用满玉米720万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部分饲用玉米需求将转向小麦,玉米的缺口将有所缩小。

  (3)目前,玉米深加工消费占总消费量达到28.2%,已经超过国家设定的26%限制,如果玉米深加工趋势刹不住,甚至出口导向型的玉米深加工继续发展,玉米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

  (4)淀粉糖与食糖可以互相替代。预计至2020年食糖缺口390万吨。如果国家保持现行194.5万吨食糖进口配额不变,将现行配额全部用满,还有200万吨食糖消费缺口将转化为淀粉糖消费,折合245万吨淀粉糖,需新增玉米消费290万吨。但如果我国放宽食糖进口配额至400万吨,则淀粉糖不再替代食糖;如果食糖进口配额放得更大,则食糖会替代淀粉糖,减少对玉米的需求量。

  第三,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将进一步下降。预计至2020年中国大陆人均年植物油消费量为25公斤,植物油消费总量将达到3525万吨;工业消费(油脂化工等)保持5%速度增长,至2020年达265万吨。两者合计,植物油消费为3790万吨。

  由于谷物优先是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我国要拿出更多土地种植油料作物不现实,预计主要国产油料折油量将保持1060万吨基本稳定。我国植物油将存在2730万吨的缺口,自给率可能降至28%,即使考虑其他小油料,自给率仍将低于1/3。从油种结构看,棕榈油消费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消费量将超1050万吨,逐渐接近豆油。

   曹利群:改善粮食品种结构的对策研究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先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总量。在总量达到平衡后,还有一个粮食品种结构的问题。我们讲的粮食,在我国至少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品种,前三者产量占粮食总产的近90%,大豆占到约4%。这四大品种都算作粮食,但相互之间不能完全替代,因为各自在消费用途、目标市场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粮食总量够,但不见得每一个品种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有的多了有的少了,粮食市场同样可能出现波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粮食供求失衡,多是由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供求失衡引发的。个别品种价格上扬,经某些因素放大后造成全国性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从一定意义上说,在粮食连续8年增产、总产稳定在1.1万亿斤后,短期内总量问题对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正在显著地趋于减弱,相反,结构问题的影响则显著趋于增强,甚至诸多总量问题就是由结构问题引发的。在总量问题得到缓解后,结构问题需要逐步理顺,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各粮食品种,并分门别类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政策效率。

[Page]

  一、要更加重视作为口粮的稻米和小麦的供给问题

  一般而言,粮食按用途可分为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在这三者中,口粮直接用于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更具有不可替代性,对粮食供求失衡的影响更具有先导性和敏感性。稻谷和小麦都主要是用作口粮。稻谷是消费量最大、比重最高的粮食品种,1985年之前,稻谷消费量甚至高于小麦、玉米消费量之和。目前,稻谷消费仍占粮食消费总量的1/3左右。从用途看,85%以上的稻谷用于口粮,不到15%用作饲料或工业原料。小麦是稻谷之外口粮消费的第二大品种,同时,口粮消费占到了小麦消费的80%

  口粮中,大约30%为小麦。因此,稻谷的地位显得更重要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到60%,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大米直接食用的比例仍在上升。另一方面,全世界大米贸易量只有2700万吨左右,仅占当年产量的7.0%,相当于我国每年大米产量的17%。大米国际市场空间较小,并且,供给主要以东南亚国家的籼米为主,而我国需求主要以粳米为主,因此,很难借助国际市场来实现国内大米供求平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次粮食供求失衡,无论是供给严重过剩还是供给严重不足,往往都是先从稻谷开始,再波及其他,最终形成全局性的粮食供求失衡。在此方面,稻谷的影响往往是其他主要品种远远不及的。改革开放以来,因稻谷减产而导致整个粮食市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情况已多次发生。

  对于稳定稻谷市场而言,主要的努力方向是稳步扩大供给,以跟上不断增长的需求。首先要稳定水稻耕种面积。不仅要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认识保护稻田的重要性,还要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认识。稻田本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一个重要的物种库和土壤种子库;此外,稻田可维持近10厘米的水层,每公顷稻田比旱地可多蓄水1500立方米,长三角地区稻田蓄水量相当于两个半太湖。其次,要通过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来提高复种指数。对近10年来的数据分析显示,对我国稻米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播种面积,影响播种面积最主要的因素又是复种指数。提高复种指数的根本,则在于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要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提高水稻种植补贴标准,逐步建立农资综合补贴、灾害直接救助和农业保险并重的补贴机制,增加农田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并对各种补贴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第三,提高稻米单产水平。在当前粮价水平下,每亩增产100公斤,相当于农民增收240元~260元,比补贴政策的激励效果强得多。常规稻、普通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平均单产水平分别为370公斤、460公斤和600公斤,而我国仍有一半为常规稻,推广良种的空间还很大。要认真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同时,加大有关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生产能力建设和农田生态基本建设,并把资金集中到商品粮基地,体现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原则,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对于小麦来说,供需状况基本上还是平衡有余的,只是品质结构矛盾较为突出。近几年我国小麦生产连年丰收,供求关系已由产不足需过渡到总量平衡有余的阶段。20102011年度库存消费比已经达到99.85%,是20032004年度以来的最高值。小麦连年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高。我国小麦的单产水平虽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约相当于英国的65%,法国、德国的76%左右。而且我国小麦单产的区域差异性较大,中低产田数量较多,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均衡增产是开发小麦单产潜力的关键。北纬33°左右的地区是提高我国小麦单产、确保总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处于北纬31°~35°区域,面积约1亿亩。未来随着我国在良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进步,这些地区小麦单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解决总量问题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小麦供需的品质结构问题。当前最主要的矛盾是普通小麦供给过剩、优质麦供给不足。特别是近两年小麦生长和收获期间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小麦供应结构矛盾进一步激化,优质小麦价格自

[Page]20106月开始明显上涨,进口小麦需求也大幅升温,小麦进口量达到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9年秋冬种小麦优质率达71%,比2004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但由于我国小规模农户分散种植的生产模式短期内难以改变,多品种混杂、单个品种数量少的问题将长期存在。一些国产优质麦品种在某个单项指标上可与进口麦媲美,但混收混储等现象造成优质麦整体品质下降,难以满足企业加工需求。因此,在保证小麦供应总量的同时推进品质提升,是今后我国小麦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要采取综合措施稳定玉米供求平衡

  在各粮食品种中,玉米的供求缺口最大,单靠扩大播种面积是不行的。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考量,首先要保证口粮供应,不能把更多的耕地资源分配在玉米生产上。近期玉米种植面积只能有小幅度增加,来源主要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还能否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要取决于玉米生产的比较收益。在外延性资源越来越少的条件下,内涵发展必然是实现玉米增产的根本出路。内涵发展的路径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育种和施肥手段以及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提升玉米生物体的能量转化效率;二是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包括土地整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目前东北玉米主产区中低产田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3,其中干旱是主要限制因子。玉米主产区内部的单产存在明显差异,低产田是高产田产量的2/3,按目前的单产水平分析,在未来的10年内,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进行较大的投入,同时改良玉米品种,加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中低产区的单产有希望比目前提高50%

  同时,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米内部的种植结构较为单一,普通玉米之外的专用品种很少。近些年来,专用玉米陆续发展,但总体看,玉米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畜牧业对玉米饲料的利用还不尽合理,青贮玉米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饲料的转化率不高。在玉米加工业领域,高油、高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玉米种植比例仍很小。伴随着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市场将对玉米生产提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玉米品种必须向专用化方向发展,玉米品质结构也存在着一个优化升级的过程。

  单纯提高产量、优化结构,还是不可能实现玉米市场供求平衡的,短期来讲如此,长期来看也是如此。和口粮需求比,加工需求的弹性很大,有很大的伸缩空间。如果不控制,只要能够赢利,就可以无限制地发展。因此,必须管住加工需求。20079月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深加工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要控制在26%以内。但目前实际加工用量早已突破此限制,导致玉米供求缺口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玉米优先满足饲养业发展,控制粮食用于工业酒精、燃料乙醇等非食物链生产,禁止粮食深加工产品出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蛋奶等畜产品消费还会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发展畜牧业是大的方向。生产动物性蛋白需要消耗4倍到9倍的饲料蛋白,完全靠玉米、豆粕做饲料是不可行的。未来一个大的战略就是,必须开辟新的饲料来源,寻找玉米饲料的替代品。和口粮消费不同的是,饲料消费的保障途径可以更加多样化。苜蓿就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其蛋白含量高达45%46%,是粮食蛋白含量的2倍~4倍,且含有18种氨基酸,是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资源,是公认的优质饲料。再如毛叶苕子,其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46.7%。其他如油苋菜、氨基酸草,粗蛋白含量也分别达到了22.8%29.8%。这些饲草可以广泛种植,我国南方地区有许多荒坡地和冬闲田,光热资源又充足,种植饲草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而我国畜牧业的重心目前还在北方。今后要发展一些适合南方地区的畜禽良种,如奶水牛等,以更好地利用南方饲草。除此之外,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也可以完全实现饲草工厂化生产。饲草基质栽培、潮溪栽培技术都已经成熟,能够做到立体栽培、节地节水、常年生产、多次收获,每亩年产量可达到

[Page]40吨到120吨。只要加以重视、大力推广,完全可以开辟新的饲料来源,依靠工厂化饲草生产和规模化畜牧养殖配套,减轻饲料消耗对玉米等粮食的依赖,并保证畜产品的充分供给。

  三、要另辟蹊径扩大大豆供给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工业用和饲料用大豆占据了大豆消费量的九成。国内大豆消费快速增长,主要来自食用油压榨的需要及养殖业对豆粕等副产品的需求。2011年我国进口大豆5264万吨,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快接近80%。东北是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3%,总产量约占全国的37%2000年到2010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35%42%。但即使在东北地区,大豆种植效益目前已显著低于玉米,据黑龙江农委对1250个农户样本调查,2010年该省玉米每公顷纯收益达到5122元,而大豆仅为2430元,两者种植效益相差一倍多。要在现有产区大幅度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大豆自给率,既受到耕地面积的制约,也面临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可能性不大。为此,必须拓宽思路、着眼长远,在新疆等地方积极开辟新的油料大豆种植基地,更直接、更有效、更大程度地缓解油料供给压力。

  在新疆建设大豆基地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一是耕地后备资源充足。新疆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10以上,宜农荒地资源超过1亿亩,是我国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后备区。二是水资源丰富。新疆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地表水年径流量884亿立方米。新疆人均水资源量超过55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数的2.25倍。三是气候条件适宜。新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病虫害相对较少,无霜期长达103天~191天,年日照时数在2699小时~3158小时,有利于大豆光合产物的积累和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就目前农业生产布局看,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已经是新疆油料大豆的主要生产区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四是运输较为便捷。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大交通枢纽及干线网络建设力度,阿勒泰—独山子—库车快速干线、精河—伊犁—霍城铁路、乌鲁木齐—精河铁路复线、奎屯—北屯铁路、兰新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和多条国道省道公路已经完工或正在建设,为油脂油料运输提供了必要的运输保障。

  建设新疆大豆基地,不仅能够有效扩大国内大豆供给,而且能够推进新疆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筑新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要立足长远,从战略高度认真谋划和切实推进,突出重点加强新疆大豆基地建设,并着眼全局解决大豆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加大政府投入。对新疆土地开发和油料大豆生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规划,统一部署,专项安排,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按照每亩耕地3000元的投入力度,用于水利设施建设、整理改造、土地熟化等。每年投入90亿元,连续投入10年,在新疆新开发3000万亩耕地。发挥地缘优势,结合边境贸易,打造以新疆为龙头、辐射中亚的油料大豆生产加工基地。

  第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对新疆大豆种植实行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对油料生产所需农机提供农机具购置补贴,并不断加大补贴力度,大力推进油料生产的良种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大豆单产,降低油料生产的物化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制定支持粮食部门收购国产大豆政策和企业利用国产大豆的有关优惠政策,采取综合调控措施,保证油料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保证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收入。增加大豆主产区豆农贴息贷款额度,按大豆的生产销售年度调整贷款还款期限。探索建立压榨企业配比使用国产大豆制度,要求压榨企业每进口一吨大豆必须认购一吨新疆产大豆。

  第三,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制定我国大豆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科研投入,解决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建立并完善我国大豆育种研究体系,鼓励发展具有自主育种体系的种子公司。针对油料大豆科研和技术推广力量薄弱的实际,在加大扶持当地科研工作的同时,多方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尽快培育出适合新疆不同区域的油料大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应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对达到研发条件的企业列入政府扶持的企业目录,享受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政府导向的企业自立的科研项目,给予研发经费

[Page]30%50%的补贴;鼓励风险投资介入企业研发活动,建立公共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的互动机制,为新疆发展油料大豆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推进大豆产业化经营。大豆是比较易于实行机械化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为大豆实施规模种植提供了契机。要加快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户合作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变大豆粗放经营为集约化经营,努力使大豆生产向专业化、优势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加快形成新疆油料大豆优势产业带。加快推进全国大豆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大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行订单农业,鼓励大豆加工企业和农民全面签订合同,鼓励企业和农户通过二次返利、入股分红等形式建立各种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大豆合作经济组织专用大豆储运设施列入粮食物流建设项目,支持大豆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将食品专用大豆纳入“农超对接”计划。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洁:加快培育新型种粮主体

  一、培育新的种粮主体显得越来越迫切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率迅速提高,从2000年的36.22%提高到2011年的51.27%,平均每年提高1.37个百分点。2011年,我国乡村人口数量为8.1亿人,比2000年减少1.5亿。被基本计算为城镇人口的1.59亿人多数为外出农民工,他们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50岁及5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95%左右,其中,16岁~29岁、30岁~39岁、40岁~49岁、50岁以上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为58.4%23.8%13.1%4.7%。而在农村从业劳动力中,以上年龄段所占比重分别为26.4%19%25.3%29.3%

  农村人口数量快速减少,人口和劳动人员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意味着农村从事粮食生产及其他经济活动人员的年龄就偏高。据我们对4750个普通种粮户的调查,其中40岁~49岁、50岁~59岁,60岁及60岁以上年龄段的劳动者所占比重分别为32.55%29.43%18.17%,(王萍萍、张毅、彭丽荃、王冉,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研网http://www.my12340.cn/article.aspx?ID=1137)合计比重占到80%70岁及70岁以上人员(268人)所占比重也达到了5.64%,而16岁~29岁、30岁~39岁劳动者各占3.47%12.59%,说明青壮年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已经越来越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农村人口还将继续减少,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现代化国家都会采取措施鼓励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都会加大对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国统计学意义上的城镇化率已经过半。在不少传统乡村,超过60岁的劳动者成为粮食生产的主要人员,粮食生产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问题已经迅速凸显。如果不能及时加快培养和补充新的种粮主体,我国的粮食生产很容易出现滑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就会被削弱。

  二、着力培育农民种粮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两类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选择就业领域固然有多种多样的选择,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收入水平。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相对收入水平。通常只有在成本利润率达到各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下,这个行业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二是绝对收入水平。有的行业尽管成本利润率高,但由于经营规模受到限制而且兼营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绝对纯收入水平就会比较低,经营项目也会失去吸引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出9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加强水利改革发展、实行最低收购价、免除农业税、实施“四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机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重大政策,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率已经不低,种粮不亏本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Page]2011年,我国小麦、玉米、早籼稻、粳稻的成本利润率分别为21%41%29%53%,每亩净利润分别为141元、303元、227元、547元,粮食亩均净利润平均为181元。与其他行业相比,种粮的相对收入是比较高的。但是,粮食生产单位经营规模较小,使得粮食生产的绝对收入水平较低。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数据,2009年,我国有农业生产经营户1.98亿户(其中纯农户1.67亿户,农业兼业户952.87万户,非农业兼业户2118.97万户)。其中,农作物种植业户1.82亿户,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60675千公顷,户均播种面积仅为0.81公顷(约12亩左右)。按照2011年的亩均净利润推算,一个种12亩粮食的农户一年的纯收入仅为2172元。而近年我国农民外出务工工资快速提高,2011年月均收入为2049元,即一个农户种一年粮的收入仅相当于外出一个月的务工收入。粮食生产劳动强度大、投入多、风险高,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如果具备外出务工的条件,自然会选择外出务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实现长久不变,又要优化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从各地的探索来看,主要有两类主体能够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农民种粮合作社。尽管单个成员经营规模小,但合作社的经营规模较大,能够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社还有两大好处,第一,可以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效益;第二,能够实现经营收益为成员分享。目前我国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重仍不到20%。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平均每个合作社的成员数量仅为78个。由于种粮收益水平偏低,与蔬菜、水果、养殖、销售等方面的合作社发展相比,种粮合作社发展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偏低。粮食专业合作社在农户统一提供生产资料、开展生产性服务、降低农户市场风险、推动科技普及、提供信贷支持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非常理想的效果,可对粮食生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将发展种粮合作社作为培养新型种粮主体的首要任务来抓。

  二是种粮大户。种粮大户对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利于改善粮食生产物质装备和技术条件。北方地区100亩以上种粮大户2008年户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4万元,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1元。南方地区30亩以上种粮户2008年户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100元,亩均投入48.67元。2008年,北方地区100亩以上种粮大户户均拥有农机1.68台套,每万亩有农机82.77台套;南方地区30亩以上种粮户户均拥有农机1.51台套,万亩农机236.23台套。目前,种粮大户普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灭鼠、生物防螟、机械深松深翻、种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种等重要农业技术。第二,利于增强粮食市场供应能力。在黑龙江垦区和吉林省,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亩年均产出粮食分别为460.8公斤、562公斤,比平均水平高出11.7%30.4%。种粮大户生产的粮食基本上是商品粮,在稳定粮食市场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北方地区100亩~499亩的种粮大户户均粮食产量为80.54吨,南方地区30亩~49亩种粮大户的户均粮食产量为20.07吨,50亩~99亩的为36.58吨。

  三、为新型种粮主体发育成长提供良好条件

  在现阶段,发展专业化种粮大户和农民种粮合作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谁来种粮的问题。但由于政策体系不完善,它们在生产经营方面遇到了多重困难,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资金不足,风险大;土地流转服务不够,长期投入受到制约;很难获得有效的社会化服务,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等。与普通种粮户一样,种粮大户还明显受到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成本上升快等方面的制约。要认真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新型种粮主体的外部条件。

  一是对农民种粮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新型种粮主体予以专门扶持。组织农业及发展与改革、财政、人民银行、水利等相关部门,制定专项扶持规划,并与粮食生产能力新增千亿斤、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划相衔接。落实

[Page]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考虑在中央层面专门设立种粮大户扶持资金,对种粮合作社、种粮专业农户实行特惠性的专项补贴。省级、地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可以根据当地发展种粮大户的需要和自身财力状况等增加资金投入。建立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系统摸清各地情况,准确监测新型种粮主体的数量、结构、基本特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各地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提供依据。同时,要实行专门登记,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资金用到真正需要扶持的种粮主体身上。中央可给出种粮大户的一般划分标准,农业部门制定一般性政策,地方确定具体执行标准。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和农信社要把新型种粮主体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对于实力强、资信好的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信贷授信额度。落实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信贷支持。对新型种粮主体参加农业保险,财政优先给予一定保费补贴。

  二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如何形成既能保障农户权益、发挥分散经营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的良性局面,至今尚未真正破题。而其中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生产性服务体系很不健全。要在稳定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方面取得突破。

  切实改革完善公益性服务体系。各地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当地的公共服务范围,健全公共服务机构。将公益性、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投入责任适当上移,在定编、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加大针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转移支付。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对公益性公共服务,由政府投资兴办,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对经营性服务,则要加快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对于提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单位,要通过股份制改造、招标拍卖等方式,推进转企改制。积极探索提高服务效率,鼓励各地采取更多、更为灵活的方式探索购买服务的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效率。

  加快发展商业化服务主体。从发展方向来看,民办机构的资金实力越来越强,机制比较灵活,与公立机构具有非常明显的互补性。但从盈利水平来看,农村生产性服务尤其是粮食生产服务明显低于城市。社会资金进入农村生产性服务业,需要有更为宽松的环境。在社会化服务主体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一支关键的力量。要加大对农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带动农民、服务农民的作用。

  三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定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政策法规,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工商企业转入大量土地种粮的长期效益并没有优势,但极易出现粮田非粮化、农民权益被侵害等问题,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发〔200118号)的要求,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应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在家庭承包方式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和抵押。在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种服务平台,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助理研究员彭超:在粮食产地转移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粮食生产条件不同,粮食消费习惯各异,保障粮食供需的地区间平衡是与保障供需总量平衡同等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国粮食生产的地理重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区间的商品粮流通格局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粮食安全政策应当做出哪些选择?为了探明这些问题,本文将在整理中国商品粮产地移动实态的基础上,对产地移动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Page]

  一、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区域变迁

  总的来看,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地理上重心由南向北移动。从品种上看,稻谷产区东南萎缩、东北扩张,小麦产区向黄淮海集中,玉米产区向华北和东北集中。

  (一)粮食生产向主产省区集中。1985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仅增加了1.6%,产量却增加了50.7%。这一增产成绩的取得,与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增产贡献密不可分。从在粮食产量中的地位上看,198513个粮食主产省区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7.3%2011年这一比例增加到76.0%;从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上看,13个粮食主产省区产量从26458.7万吨增加到43421.7万吨,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高达88.3%

  (二)粮食产地重心总体沿由南到北的方向移动。具体从地理上看,19852011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4个东南沿海省份的粮食总产量减少了1034.7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从18.9%下降到10.7%,其中,仅江苏略有增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个东北省区的粮食总产量增加了8954.3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从11.1%上升到23.0%;河南、山东、河北、山西4个华北省份粮食产量增加5696.9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从22.8%上升到25.0%;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个华中省份粮食产量增加2084.3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从22.2%下降到18.4%;四川、广西、云南、贵州4个西南省区粮食产量增加1749.8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从14.6%下降到12.7%;新疆、陕西、甘肃、宁夏4个西北省区粮食产量增加1674.3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从5.6%增加到6.6%

  (三)稻谷产区呈现东南萎缩、东北扩张态势。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国各省市区都有种植。19852010年,浙江、广东、福建3个东南沿海省份稻谷播种面积分别减少146.5万公顷165.3万公顷62.2万公顷,产量分别减少709.6万吨、500.8万吨和173.2万吨,这一地区的稻谷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1.4%下降到11.3%;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东北省份稻谷播种面积分别增加237.9万公顷34.9万公顷19.7万公顷,产量分别增加1681.0万吨、384.4万吨和194.6万吨,这一地区的稻谷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3.6%上升到14.7%;湖北、湖南、江西3个华中省份稻谷播种面积分别减少50.0万公顷、减少21.6万公顷、增加5.4万公顷,产量分别减少13.9万吨、增加167.2万吨、增加382.5万吨,这一地区的稻谷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32.0%减少到30.3%

  (四)小麦产区向黄淮海地区集中。小麦在我国除海南岛之外的其他省市区均有分布。19852010年,东北的黑龙江和西南的四川小麦播种面积分别减少175.9万公顷73.4万公顷,产量分别减少184.3万吨和197.9万吨;位于黄淮海优势产区内的河南、河北、安徽等4省小麦播种面积分别增加71.2万公顷6.8万公顷41.1万公顷,同处于该地区的山东小麦播种面积减少39.0万公顷,这4个省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1554.0万吨、486.3万吨、600.8万吨和562.5万吨,这一地区的小麦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51.0%增加到65.8%

  (五)玉米产区向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集中。玉米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种植。19852010年,河南、山东、河北、山西4个华北省份玉米播种面积分别增加128.2万公顷86.8万公顷125.9万公顷105.2万公顷,产量分别增加1097.5万吨、994.4万吨、829.8万吨和556.2万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个东北省区玉米播种面积分别增加279.2万公顷136.7万公顷89.5万公顷205.2万公顷,产量分别增加1912.6万吨、<

 

 上一篇:温家宝:将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下一篇:信息服务平台牵上“连心线”架起“致富桥”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鲁CP备11033178号-1

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4-2321660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