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保障:
告别“有钱养兵,无钱打仗”
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基本有了保障,但是并没有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尚勋武委员对记者说。据他测算,“农技推广的工作经费,每亩至少2元以上。”
在发达地区,情况也并不乐观。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委员告诉记者:“去年广东省实现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全覆盖,人员工资政府全额负担,但是国家提出的‘三有’(有办公地点、有手段、有试验示范基地)还没有完全实现。就拿农技员培训来说,目前广东省还没有农技员培训专项经费。整体看,农技推广‘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现象还很普遍。”
“每个基层防疫员每年要打4万针,这还不包括采样等工作,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容易感染人畜共患病。加大对基层防疫员的补贴,特别是从事高危工作的补贴非常必要。”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心力委员说道。
中国红十字会曲阜医院院长姜健代表认为,应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从法律层面确保农技推广机构公益事业经费投入,对各级政府未依法保障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工作条件的,或者未依法保障农技推广人员待遇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人才培训:
定向培养农技员
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杨丰岐代表认为,建设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是人才和技术,但是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缺乏农业科技专业人才,导致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缓慢。同时,农技推广队伍年龄老化、知识不足、结构失调等问题十分突出。
“县一级农技推广机构十年来甚至更长时间内没有增加过编制,没有新鲜血液注入。”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谭志娟代表建议,应加强对农技人员的知识培训,将农技人员培训与农民技术培训纳入制度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荣民集团董事长史贵禄代表提出:“针对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缺乏而高校毕业生又‘下不去’的矛盾,农业、人事等部门应该联合制定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政策,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就业,学生的培养经费由各级政府承担。”
“影响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另一因素是现有的职称评定对他们不尽合理,比如,对学历、英语、论文、著作等要求较高。县级以下农技人员绝大多数是工作在田间地头,没有精力也不需要从事理论研究,很难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委员建议,“应制定符合乡镇基层农技人员实际情况的职称评定办法,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达到一定服务年限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合力推进:
“一主多辅”,拓展服务范围
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政府是农技推广的主力,但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组织蓬勃发展,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尤为必要。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李成贵委员认为:“农技推广应坚持‘一主多辅’,重视市场化多元主体的作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这些企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一支有效的力量。”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代表建议:“设置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以专职或兼职身份投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专家带项目、带成果进农业龙头企业、进农户的方式,建立起无缝对接渠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和推广。”
对于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责范围,金侨置业集团董事长任玉奇代表认为急需扩容:“近年来,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很快,但由于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人员没有保障,后续服务跟不上,致使部分沼气池使用不充分,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因此,农村可再生能源服务等新的体系建设也应纳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范畴。(农民日报)[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