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服务三农

代表委员畅谈农民持续增收
发布时间:2012-03-12    浏览次数:
农民增收喜相连。2011年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丰收年,收入实现“八连快”和“双创新高”:增量超1000元创历史新高,增幅超过城镇居民3个百分点,创本世纪新高。两会上,无论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表态,还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记者会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争取增幅保持在7.5%以上”的决心,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稳住农民持续增收的好势头。连日来,代表委员们就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言献策。

  “多轮驱动”农为本

  ——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

  在20116977元的农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性收入约占46.2%,工资性收入约占42.5%,转移性收入占8.1%,财产性收入占3.3%。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幅均超过20%。农民增收呈现出“多轮驱动”的良好格局。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关系农民福祉。代表委员们认为,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不仅是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扩大生产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农民种地成本高企,农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抵消。”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凡委员认为,国家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农资价格过度上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效。

  “对于农业县市来讲,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做好依靠农业增收这篇大文章。”山西省吕梁市委书记杜善学代表认为,一方面要研究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品牌,另一方面,要彻底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让农业科技真正参与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增产的同时提高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优质优价。

  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委员认为,粮食增产靠科技,农民增收也要靠科技。“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应常抓不懈,不能只是走走过场,要大力扶持发展各类社会化的农技服务组织,给农民多送农业科技致富经。

  “现在很多地方面临农业劳动力老化、兼业化严重的现象,未来农业生产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规模经营,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大规模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代表认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民增收不仅要靠增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招鲜”,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高品质,对于园艺产品来说尤其如此。

  “内外”结合政策给力

  ——继续强化提价增收、补贴增收、打工增收

  从农业内部条件看,农民收入增加是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实施,带来了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双提高;从外部条件看,农民收入增加则是由于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各项农业补贴带来的转移性收入持续增加,以及农民土地经营权转让等带来的财产性收入提高。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保持农民快速增收好势头,应该从农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力,巩固完善已有的政策措施,研究出台新的惠农举措,继续强化提价增收、补贴增收和打工增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委员建议,政府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出售粮食。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价格的平稳,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收入。国家出台和实施了多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如粮食最低保护价、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对促进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仍然非常低,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

  “从钟祥农民种植比较效益来看,种一亩水稻纯收入800~900元,棉花900多元,花生1600多元,平均每亩收入1000元。一家种10亩田,还抵不上出去打半年工,农民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合理体现,农产品价格仍有提升空间。”湖北钟祥市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贵代表认为,应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严格调控中间流通价格环节的前提下,切实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收益。 [Page]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上一篇:“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下一篇:韩长赋:农业部干部应该深入基层 深入生产一线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鲁CP备11033178号-1

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4-2321660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