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服务三农

两会新华视点:聚焦中国粮食安全“四大隐忧”
发布时间:2012-03-08    浏览次数:

(两会新华视点)“八连增”后,粮食无忧?

  ——聚焦中国粮食安全“四大隐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总产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并连续5年超过一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

  打破“两年增、一年减”的粮食生产怪圈,固然可喜;但 “八连增”后怎么办?两会上,围绕“粮食增产还能持续多久?”代表委员实事求是,深入剖析。

  “人努力、天帮忙”:“靠天吃饭”改变了吗?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近八年来,这九个字成为我国粮食丰收的“秘诀”,农业官员每年都会挂在嘴边。

  仔细研读发现,“九字秘诀”背后有双重含义:我国粮食生产虽连年丰收,但仍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形象。

  “全区去年粮食实现‘八连增’,‘天帮忙’仍是重要因素。”来自内蒙古的王秀芝代表坦言,内蒙古旱作农业仍占全区60%以上,干旱是制约农业增产的最大因素。

  “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水旱灾害频发,已危及粮食持续增产。”来自四川的杨娟代表说,近年来江西安乐河堤坝决口,导致大片农田被淹,云南连续三年旱灾,也给当地粮食生产造成重创。

  正如农业部长韩长赋所说,粮食“八连增”为管理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不够等挑战依然严峻。

  “八连增”之后怎么办?关键在持续增加投入,补上农业基础设施欠账,逐步扭转“靠天吃饭”的格局。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本届政府将始终把“三农”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对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林而达表示:“只要认识清醒,问题就有望解决。”

  “大农业、小种子”:拿什么接长“创新短板”?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子市场,市场规模超500亿元,却没一家企业能与国外种业巨头叫板。”谈起国内种子产业,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岳德荣代表很感慨。

  他举例说,美国先锋公司的玉米品种“先玉335”,4年时间就占据了吉林较大市场份额,人家靠的不是别的,而是“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的科技创新。

  岳德荣代表的话有调研数据支撑:全国种子企业多达8700余家,但却处于“小、乱、散”的竞争局面,90%以上的种子公司没有研发能力。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国内种业一个好品种培育出来,距离上已经相隔太远。”

  “自己拿不出过硬的良种,只能沦为跨国公司的加工车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举例说,作为上市公司,甘肃敦煌种业每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给地方的纳税却只有几百万元,大部分利润要交给先锋公司。

  大农业、小种子,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推广体制未理顺。

  赵志海代表指出了“两大症结”: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农业研发体制,使成果很难与实际对接;以乡镇站(所)为脉络的推广体系又“线断网破”,导致粮食安全缺乏“科技支撑”。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要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

  “八连增”能否持续,根本在科技。全国政协委员陈锡文说,去年农业增长中,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占53.5%。中国作为粮食消费大国,“小种子”急需长成“大产业”。

  “老龄化、副业化”:跨越现代农业“门槛”有多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近日表示,当前“三农”问题中出现“三化”现象,即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

  对此,一些代表委员表示,种粮农民“老龄化”,农业成为青壮年农民的“副业”,这一现象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挑战,也制约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袁隆平委员今年提交了《关于粮价的建议》的建议,他根据湖南省物价局的调查统计说,由于生产成本上升,

[Page]2011年农民种一亩水稻收益仅有116.6元,除去109.1元的国家粮食补贴,农民每亩纯收益只有7.5元。”

  袁隆平的说法得到吉林农民周庭富的认同。他说:“种一亩水田的收入,还不如普通瓦工打工三天赚得多。”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1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突破2.5亿,全国有4000万留守老人,种田成了“副业”。

  除了“老龄化、副业化”隐忧,作为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也十分缓慢。

  “目前农业保险封顶赔付,不足以保障农民再生产能力。”来自吉林的郝富霞代表认为,农业保险在“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纠结中发展艰难,巨灾风险防范机制至今没有真正建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代表委员们期待现代农业发展跨越一道道“门槛”。

  “招商热、圈地风”:拿什么守住18亿亩“红线”?

  “搞农业不如抓工业,抓工业不如开发房地产……”在传统政绩观下,“重中之重”的农业到一些地方只剩下口号。

  一些代表委员援引有关部门数据说,2010年我国耕地面积下降到18.26亿亩,比1997年减少了1.23亿亩。18亿亩“红线”已接近“临界区间”。

  “问题是一些地方圈地冲动仍未有改观。”赵志海等代表说。根据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材料,辽宁的耕地后备资源仅够支撑三四年的“占补平衡”。

  “眼看着肥沃的黑土地被一个个项目占掉,我也感觉心痛。”全国产粮状元县吉林省榆树市委书记李国强坦言,“粮食对财政几乎没有贡献,这是发展中的一种矛盾与无奈。”

  赵志海代表认为,稳固粮食产能要占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也要占地,矛盾十分尖锐。未来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上追求协调发展,考验政府智慧。

  “这‘三化’协调好了,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解决不好,我们的现代化就可能会出现曲折!”来自四川的刘成鸣代表不无忧虑地说。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理顺城市和农村的关系,严格保护耕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

  袁隆平委员说:“粮食是宝中之宝,粮价是百价之基。”我国粮食“八连增”能否持续,18亿亩的“红线”能否守住,事关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大局。

 

 上一篇:代表委员热议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

 下一篇:农业保险应加快立法(山东保监局局长任建国)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鲁CP备11033178号-1

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4-2321660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