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环保“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点源、轻面源”,城乡环保差距十分突出。目前农村环境形势严峻,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村的污染排放中COD占43%,总氮占57%,总磷占67%。全国约4万个乡镇、60多万个建制村中,绝大部分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活垃圾随便堆放,生活污水随便排放,直接影响村民的生活环境;二是养殖业的污水、粪便没有加以处理,造成了严重污染;三是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氮、磷大量的流失,使水源受到富营养化的威胁。就拿河水污染来讲,民间流行的顺口溜夸张又形象地反映了这一严峻现实:“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饮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今天,癌症灾害。”
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不高。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村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二是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机构设置滞后,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实。三是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过于薄弱。虽然现在许多地方乡镇一级政府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基本没有认真履行环保职责。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地域辽阔,污染状况复杂,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非常多,机制、资金、监管都比较缺,因此环境治理必须攻坚。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动员广大村民,以解决农村“脏、乱、差”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富裕文明美好家园。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重点,不仅能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条件和生态状况,进一步消除或减轻污染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而且能及时化解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构建和谐新农村。这实在是一场“及时雨”,将能解农村长期的环保之“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