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服务三农

深化对种业发展问题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2-02-15    浏览次数:
   深化对种业发展形势的认识

  今年是全面贯彻“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种业都是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如何看待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对现代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培育重大品种,突破耕地、水等资源刚性约束,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需求;迫切需要加强种子“四化”基地建设,提升种子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保障种子数量和质量安全;迫切需要建立起富有活力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水平,增强种子产业的竞争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第二,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种业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具体表现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部设立了现代种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农业部出台专门政策,免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所得税;科技部安排农作物种业科技工程项目,支持种业集成创新和产业化;国家开发银行要求各分行加大对种业融资的扶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种子收储贷款,实行基准利率。

  第三,农业科技大发展为种业提供了大舞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主题,把促进现代种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推进种业科技创新,着力培育一批突破性的新品种。

  深化对现代种业的认识

  深化对现代种业的认识,有利于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方向,强化发展措施。对现代种业的认识,应当从五个方面来深化。

  一是对种业定位的认识。国务院《意见》将农作物种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把种业作为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分析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对种业定位作出的科学判断。种业创新已经成为农业创新的前沿和关键。

  二是对产业主体的认识。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我们要把扶持种子企业发展作为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未来种业发展的格局应该是,逐步形成一批区域布局合理,综合性和专业化配套,以“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为骨干,大中小企业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企业集群。

  三是对体制创新的认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推动种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统筹考虑,科学定位职能、整体推进改革,通过“两分离”实现“两促进”(促进科研单位专注于公益性基础性研究,突破育种材料创制和方法创新;促进种子企业逐步成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

  四是对体系建设的认识。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是种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种子管理职能,完善种子管理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达到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廉洁公正的要求;加强基础条件和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品种试验和种子检测装备水平,实现品种管理、品种保护、生产经营许可、案件查处等信息共享。

  五是深化对种子管理工作的认识。从传统种业到现代种业是一个质的飞跃。要由管种子向管种业转变。要由环节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要改变过去按环节管理的模式,系统整合各环节的单项管理,形成有机整体,打管理“组合拳”。要由条块分割管理向系统协同管理转变。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推进管理信息共享,加强中央、地方联动,强化省际互动,推进部门协同,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

  深化对种业竞争力的认识

  对种业而言,现在是政策环境利好、发展机遇难得的黄金期,是市场主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活跃期,是企业加快重组、快速变化的消长期。种子企业要增强紧迫感、把握大方向、抓住好机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经营管理,加快发展步伐。[Page]

  (一)提升种业竞争力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企业要率先在有基础、有优势和市场需求旺盛的领域实现突破。有实力的种子企业要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根据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确定育种目标,运用现代育种方法和技术,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突破性新品种。

  (二)提升种业竞争力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经济学里有个“木桶”原理,我们种子企业也很像一个“木桶”,长的板很长,短的板很短,要素不协调。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构建和优化产权和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系统,强化财务制度等内部管理,增强控制力和执行力;努力将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三)提升种业竞争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瞄准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目标,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种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造就紧跟世界农业科技潮流、锐意进取的种业科技领军人才。要注重延揽高层次研发人才和优秀经营人才,尤其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快企业自己的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引进步伐。要建立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激励人才发挥作用。

  (四)提升种业竞争力要创新机制、增强活力。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大力加强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研发,共建经济实体、研发平台,共享研发资源、共用创新人才。要引进国外先进育种技术、育种材料和关键设备,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种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创新育种理念和研发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上一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下一篇:农业部总经济师、发言人解读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鲁CP备11033178号-1

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4-2321660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