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社会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蓝皮书指出,我国的城市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导致的“半城市化”现象已经凸显。那些工作和居住在城镇中的农业户籍者被称为“半城市化人口”。他们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半城市化人口享受各类社会保障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城市化人口。比如他们的养老保险享有率不足全城市化人口的一半。
蓝皮书分析农村劳动力全家迁往城镇的情况后指出,在有家庭成员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家庭中,全家迁移到城镇居住的占39.8%,而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居住的占60.2%,这意味着超六成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面临家庭成员分离的痛苦。
蓝皮书认为,以家庭成员分离为代价的农村劳动力个人向城镇的流动,无法维持实质意义上的城市化。以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入替代另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在总体上保持了城市化率的增长,但对于务工农村劳动力而言,他们只是参与了城市化建设,而未能分享城市化成果。而就业因素则突出了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初级、快速、高流动性特点。(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