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zla)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大豆重要害虫之一。分布北起吉林、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在河南、山东为害最重。严重受害区,蛀荚率达70%以上。
【为害特点】
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被害籽粒轻则蛀成缺刻;重则蛀空。被害籽粒内充满虫粪,发褐以致霉烂(图8一103)受害豆荚味苦,不堪食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mm,前翅展20—24mm;前翅狭长,灰褐色,近翅基1/3处有1条金黄色隆起横带,外围有淡黄褐色宽带,前缘有1条白色纵带;后翅黄白色。卵椭圆形,初产白色,渐变红色,表面有网纹:幼虫5龄;初孵黄白色,渐变绿色;4一5龄幼虫前胸盾片中央有“人”字型黑纹,两侧各有1个黑点,后方也有2个黑点,具背线、亚背线、气门线和气门下线;老熟时虫体体背紫红色,腹面灰绿色,腹足趾钩双序全环。蛹体黄褐色,翅芽及触角达第五腹节后缘,端部有钩刺6根。茧长椭圆形,白色丝质,外附有土粒。
【发生规律】
江苏、安徽每年发生4一5代,广东每年发生7一8代:各地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下5一6cm深处结茧越冬,也有少数地区以蛹越冬,也可在晒场周围表土下结茧越冬。翌年5月底至6月初始见成虫。1代幼虫出现在6月上旬至下旬,2代幼虫出现在7月上旬至中旬,3代幼虫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4代幼虫出现在8月中下旬,5代幼虫出现在9月上旬,6代幼虫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10月中下旬以蛹越冬。从2代开始,世代重叠明显,其中,以2、3、4代为田间的主害代。越冬代成虫在豌豆、绿豆或冬季豆科绿肥上产卵发育为害;第2代幼虫为害春播大豆或绿豆等其他豆科植物;第3代为害晚播春大豆、早播夏大豆及夏播豆科绿肥;第4代为害夏播大豆和早播秋大豆和早播秋大豆;第5代为害晚播夏大豆和秋大豆。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躲在豆株叶背、茎上或杂草上,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羽化后当日即能交尾,隔天就可产卵。其产卵部位大多在荚上的细毛间和萼片下面,少数可产在叶柄等处。在大豆上尤其喜产在有毛的豆荚上;在绿肥和豌豆上产卵时多产在花苞和残留的雄蕊内部而不产在荚面。豆荚螟喜干燥,在适温条件下,湿度对其发生的轻重有很大影响,雨量多湿度大则虫口少,雨量少湿度低则虫口大。地势高的豆田,土壤湿度低的地块比地势低,湿度大的地块为害重。结荚期长的品种较结荚期短的品种受害重,荚毛多的品种较荚毛少的品种受害重,豆科植物连作田受害重。
【防治方法】
选育抗虫品种,选育早熟丰产、结荚期短、荚毛少或无毛品种,可减少成虫产卵。合理轮作,避免大豆与豆科植物连作或邻作。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适当调整播种期,使寄主结荚期与成虫产卵盛期错开,可压低虫源,减轻为害。灌溉灭虫,水旱轮作和水源方便的地区可在秋、冬灌水数次,可促使越冬幼虫大量死亡。夏大豆开花结荚期,灌溉1一2次,可增加入土幼虫死亡率,又能增产。豆科绿肥结荚前翻耕沤肥,及时收割大豆,及早运出本田,减少本田越冬幼虫,同时,收获后豆田进行翻耕,可消灭部分潜伏土中的幼虫。应采取“治花不治荚”的药剂防治策略,于作物始花期喷第1次药,盛花期喷第2次药,两次喷药间隔为7(夏播豆)—10天(春播豆),以早上8时前花瓣张开时喷药为宜,重点喷蕾、花、嫩荚及落地花,连喷2一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