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蚜虫(Aphis glycines)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般北部省区发生较重,是大豆的主要害虫。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
【为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被害处形成枯黄斑,严重时叶片卷缩、脱落,分枝、结荚数减少,百粒重下降,更有甚者造成大豆光秆甚至死亡。此外,大豆蚜还能传播病毒病。
【形态特征】有翅孤雌蚜长1.2—1.6mm,长椭圆形,头、胸黑色,额瘤不显著;触角长1.1mm,第3节有次生感觉圈3—8个,一般5—6个,排成一行;腹部黄绿色,腹管黑色,圆筒状,基部宽为端部宽的两倍,有瓦状纹,腹管内侧基部左右各有一个黑斑;尾片圆锥形,与腹同色,有7—10根长毛,臀楹末端钝圆与体色相同,多毛。无翅孤蚜长1.3—1.6mm,长椭圆形,黄色或黄绿色,,腹部第1和第7节有钝圆锥状突起;额瘤不显著,触角比躯体短,第4、5节末端和第6节黑色,第6节鞭部为基部长3—4倍,第5节末端及第6节各有一原生感觉圈;腹管灰色,端半部黑色,基部略宽,有瓦状纹;尾片圆锥形,有7—10根长毛,臀板有细毛,若虫形态与成虫基本相似,腹管短小。
【发生规律】东北每年发生10多代,山东20多代。以卵在鼠李的芽腋或枝条隙缝里越冬。次年春季4月间平均气温约达10℃时,鼠李芽鳞露绿,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5月中、下旬鼠李开花前后又值豆苗出土以后发生的有翅胎生雌蚜向豆田迁飞,在豆田孤雌胎生繁殖10余代。6月末至7月初是豆田大豆蚜盛发前期,7月中、下旬为盛发期,可使大豆受害成灾。7月末开始,气候和营养等条件逐渐对大豆蚜不利,豆株上出现淡黄、体小的蚜虫,为蚜量消退标志。8月末至9月初为大豆蚜繁殖后期,产生有翅型性母蚜飞回越冬寄主鼠李上,并胎生无翅型产卵成性雌蚜,另一部分在大豆上胎生有翅型雄蚜,飞回越冬寄主,雌雄性蚜交配产卵越冬。大豆蚜在一年中,一般有4次迁飞,相应地在大豆上有几个消长阶段。第1次迁飞出现在大豆幼苗出土期,蚜虫自越冬寄主迁到豆田,在田间成零星发生阶段。第2次迁飞是大豆蚜在本田扩散蔓延阶段,蚜虫分布已由点到面,但虫口密度尚不大,是豆蚜在田间盛发前期。第3次迁飞在大豆开花期,蚜虫迅速扩展到全田。单株蚜量猛增,是大豆蚜大发生阶段。第4次迁飞在9月份。由于在8月初气候和营养等条件逐渐转为对蚜虫不利,蚜量随之而下降。自9月初开始先后产生有翅雌蚜飞回越冬寄主。在越冬卵孵化、幼蚜成活和成蚜繁殖期,如雨水充沛,鼠李生长旺盛,则蚜虫成活率高,繁殖量大。大豆蚜盛发前期,如旬平均气温达20一24℃,旬平均相对湿度在78%以下,极有利于大豆蚜的繁殖,导致花期严重为害。
【防治方法】及时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减少虫源。利用银灰色膜避蚜和黄板诱杀。
加强预测预报,中、长期预报,根据越冬卵量的多少和4月下旬到5月中旬以及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作出当年发生趋势预报。短期预报,6月上旬在田间调查蚜量,如6月25日前后寄生株率达5%,蚜量较多,结合短期天气预报和天敌数量分析,有大发生可能,应准确预报。如6月下旬仍无消退,气候适宜,天敌不多,为害有趋重可能,应作防治预报。如果在此期间内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1500头以上,旬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旬平均相对湿度在78%以下,应立即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