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科研动态

2011年三亚玉米育种论坛暨全国玉米育种联谊会
发布时间:2011-03-23    浏览次数:

2011年三亚玉米育种论坛暨全国玉米育种联谊会

会 议 纪 要

 

由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联合以退休老专家和企业为骨干组成的育种家联谊会,共同主办的2011三亚玉米育种论坛暨全国玉米育种联谊会,于201121921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育种研究室岗位专家、部分试验站长,有关科研单位,部分企业育种负责人和青年育种工作者共330人。会议邀请农业部有关领导,CIMMYT专家和许启凤、曾孟潜、潘才暹、郭日跻、姜维廉、堵纯信、徐家舜等7位国内知名玉米育种老专家到会指导。

会议由玉米育种论坛和育种家联谊会两部分组成,采用引导报告,试验站和企业技术用户提要求,专家和与会人员互动讨论的方式进行。

张世煌博士在玉米育种论坛致辞。他希望与会代表代表畅所欲言,多反映今后五年玉米产业的技术需求,老先生从战略与策略上把关和指导;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决策今后五年玉米育种的研发方向、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他指出,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要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二是隐性灾害频发,抗灾减灾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技术需求。然而现有品种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既不能满足机械化生产的要求,也不利于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如此巨大的技术需求面前,我国种子产业的育种研发能力却十分薄弱,缺乏竞争力。今后玉米育种发展方向就要通过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和人才培训,普遍提升企业和基层科研单位的育种能力,带动体系内外选育适应机械化生产、高产稳产的新品种,为我国玉米育种能力建设和种子产业发展做贡献。他强调,本次论坛要让人人参与,少安排报告,多留时间讨论;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多学习、多提问、多讨论。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刘平副主任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在讲话中对论坛的主题、内容及组织形式都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与会代表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理清今后五年的育种研究方向和目标。曾孟潜研究员代表老专家做了《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与会老专家结合自己的育种实践和持续发展我国玉米产业的需要,新时期玉米新品种应具备的特征特性,杂交种选育的技术路线等各抒己见,并对青年育种工作者提出要求,寄予厚望。

在联谊会上,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刘平副主任应邀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马志强处长做了我国种业发展问题探讨的报告。应大会安排,隆平高科刘石总裁、李新海、王国英、李少昆、王晓鸣、郭庆法、程伟东研究员,东北农大王振华教授和CIMMYT家徐云碧博士分别做了学术报告。老专家们根据几十年的育种经验和目前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未来发展需求纷纷发言。会议后半时采用提问和共同讨论的方式,就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资源交换、人才培养、信息交流及现行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讨论。

21日下午,育种研究室主任郭庆法对论坛作了简要总结,张世煌博士做了闭幕讲话。

这次会议时间不长,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发言踊跃,畅所欲言,简单归结,达成以下共识。

1. 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是玉米杂交育种的基础  我国玉米生产和育种所依赖的种质基础日趋狭窄,常用种质主要来源于34个种质群。脆弱的遗传基础成为育种“瓶颈”,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许多育种者试图通过改良郑单958和先玉335选育综合性状全面超越的突破性新杂交种,但至今没有成功的事例,究其原因在于种质创新缺位。今后,只有坚持种质创新,才能使种子产业的被动局面得以扭转。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引进国外优良种质,经过鉴定、改良和有目的地构建基础群体、创新基础材料等途径,培育商业育种急需的新材料、新自交系;以及建立国家玉米育种材料和技术的动态储备,把静态资源变为育种家能够使用的有效资源,预防和消除遗传脆弱性,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公益性研究方向。

2. 选育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是玉米育种的主攻方向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展,玉米生产必将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随着国际种业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引入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新种质。但目前我国玉米产区的品种类型繁多,参差不齐,不同品种的生长期、穗位高度、适宜的种植密度等均不相同,农户难以选择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这些是限制我国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原因。长期流行“良种配良法”的观念形成了以品种为“核心”的思维定式,忽视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今后,育种家必须把选育适应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品种作为育种的主攻方向,选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同时,杂交种制种的机械化作业以及提高效率和种子质量的不育化制种技术,也成为今后育种家应该关注的研究目标。

3. 选育抗逆新品种是我国玉米杂交育种主攻方向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异常天气频发,生产中隐性自然灾害日趋严重;随着种植密度提高,各种病虫害呈上升趋势,一定区域内往往造成严重损失;同时,资源高效(低碳育种)和生态安全更加受到重视。因此,抗逆育种不仅关系到我国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保护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美国最早提出产量就是抗逆性的育种概念,强调新品种的耐密植抗倒伏、适应各种不良生态条件、抗病虫草害等特性,提高品种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育种家培育早熟耐旱、抗病抗倒、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品种,提高品种的稳产性,降低生产与经营风险,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费省效宏途径  国内外玉米科研和生产实践表明,自推广杂交种以来玉米产量持续增加,主要是靠增加种植密度实现的,而单株产量并没有太大提高。美国玉米生产种植密度从70年代的3000多株/亩逐步增加到目前6000多株/亩,单产从400公斤/亩猛增到现在的650公斤/亩;我国玉米单产从2003年的300公斤/亩左右增加到目前的380公斤/亩左右,主要原因是推广利用郑单958等耐密品种。因此,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我国玉米单产的正确选择。提高密度会增加植株个体间对光照、养分、水分的竞争,导致秃尖、果穗变小甚至空秆,最大风险是易倒伏。因此,选育耐密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单产是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5. 以本土化的杂种优势模式为核心,施行循环育种是玉米杂交育种应遵循的技术路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不同渠道,从世界各地引进了许多重要的玉米种质;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和扩大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种质资源。面对繁杂的种质资源,如何有效地改良与利用,是育种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玉米界同行普遍认为,我国玉米育种应坚持以本土化的杂种优势模式为核心,把种质按照遗传背景向两边推,对种质进行循环改良,以提高杂种优势群内一般配合力为主,在不同群体内选育自交系,并在群间组配新杂交种。种子企业建立的杂种优势模式既要与国际通用模式接轨,又要有种质基础的独特性,才成为企业育种管理和利用种质资源的技术核心。

6. 材料交换与信息交流是推进我国玉米育种创新能力的现实举措  种质交流与信息共享是发挥种质资源作用的前提与基础。先锋公司拥有大规模、数字化的永久性育种信息管理平台,其育种家可以在世界各地交流和共享种质资源。在我国,育种单位之间对种质资源严加封锁,正常渠道很难搜集有价值的育种材料,极大地降低了育种效率。为增强我国玉米育种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育种单位间正常交换种质材料和信息尤为必要和迫切。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首先应建立诚信公平、公益性优先、等价交换、有限交换等原则;其次,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要起示范带动作用,育种岗位专家要根据试验站、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的要求,创制新材料并公开发放;三是建立相对完善的交换办法或可操作的平台,实行监督机制,使材料交换步入常规化。

7. 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是提升育种能力的前提与保障  现代种业的基本特征是大规模工程化、数字化,系统化、程序化运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综合素质高的专门技术人才。我国玉米种业不仅缺资源、缺技术,更缺高素质人才和生物技术育种平台。目前玉米育种科研骨干仍集中在国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一线的育种家多以经验育种为主,以课题组的方式进行管理,没有形成规模化流水线式育种管理模式,研发效率较低;育种成效随着人员更替而波动,持续性、稳定性和创新能力较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要通过不同形式为种业培训人才,通过育种岗位专家与试验站和企业对接等方式,建立玉米育种协作网,为育种可持续发展和育种能力建设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保障。同时希望国家重点支持玉米种质改良创新、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建立种质改良创新平台、高通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平台和生物信息平台等,用现代技术提升传统育种技术的水平的提高。

8. 加快实施企业创新步伐是推动我国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玉米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按照市场规律介入玉米种业,玉米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企业不仅投入的研发经费数量大,而且按照市场规律研发产品、引导市场。先锋公司和孟山都公司每年都投入巨资从事研发,这些公司都形成了育种研发及推广-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技术链(pipeline)。在我国,育种研发与种子产业互相割裂,公益性科研单位与种业企业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关系,严重挫伤了玉米种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次会议主题明确,内容丰富,人人参与,畅所欲言,取得了共识,会议将对促进我国玉米育种能力建设和种子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本次研讨会,了解了国内外玉米育种及种业发展动态、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方向,还从老专家身上学到了坚持实践、勤于思考、不断学习的治学精神。是一次有特色、有收获、有意义的会议。会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会议紧紧围绕玉米育种能力建设、玉米育种方向、目标和技术路线开展研讨,符合当前玉米产业的发展,参会代表发言踊跃,讨论热烈,积极为我国玉米育种及种业发展献计献策。

2)组织形式好。与会代表汇集了玉米产业的多方面重要力量,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和研讨同一问题。会议安排的报告少而精,大部分时间是全体与会人员自由讨论,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不少与会人员对此次会议形式感到新颖,认为效果好,克服了以往会议由少数人做报告、大家听的固定模式,而许多报告与大多数人的研究领域和关注热点相差较远;青年育种人认为现场提问,老专家回答的交流方式很实用,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参加论坛的三方面力量所发挥的作用概括成三个字,即说、评、听。企业和试验站代表反映今后5年的技术需求,老先生从战略上把关、献计献策,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通过会议做调研,决定今后5年的研发方向和技术路线。

3)大会的针对性强。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岗位专家与试验站的衔接、与企业的对接,材料交换与信息共享等方面问题开展讨论。

4)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高。参加会议的企业有60多家,其中9

 

 上一篇:玉米的分类

 下一篇:2011年三亚玉米育种论坛暨全国玉米育种联谊会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鲁CP备11033178号-1

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4-2321660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