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科研动态

玉 米 名 称 求 索
发布时间:2011-03-23    浏览次数:

农业的发展就种植业来说,就是一个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相互进行交流的过程。每一种新作物的引种和推广,当地人会给它起一个新的名称。引种的地区多了,种植的面积大了,名称也就愈来愈多。玉米在我国各地种植后,劳动人民给它起了很多异名,或由其源,称为御麦、御米、番麦、西番麦、西天麦、回回大麦;或缘其形,称为包果、苞谷、包粟、棒子、玉茭、包儿米;或贵其质,称为珍珠果、珍珠米、玉蜀黍、玉麦、五谷、玉豆,等等。

玉米传入中国近500年,在文献和方志中异名之多,超过任何其他农作物。笔者在查阅古籍方志和编写本书时,接触到的玉米异名多达124个,但有些异名因查无实据而不能完全确辨其真伪。

本文仅从中选列50例。

名 称

 

 

名 称

 

 

玉麦

嘉靖三十年(1551)

河南《襄城县志》

棒儿米

嘉庆十三年(1808)

山东《禹城县志》

番麦

嘉靖三十九年(1560)

甘肃《华亭县志》

天方粟

嘉庆十六年(1811)

四川《金堂县志》

御麦

万历元年(1573)

浙江《留青日扎》

玉米

嘉庆二十二年(1817)

四川《茂州志》

玉谷

万历三十一年(1603)

山东《诸城县志》

包菽

嘉庆二十四年(1819)

湖南《安仁县志》

西天麦

万历四十四年(1616)

甘肃《肃镇志》

包萝

嘉庆二十四年(1819)

安徽《怀远县志》

西番麦

崇桢十五年(1642)

江苏《吴县志》

玉角

道光十二年(1832)

湖北《长阳县志》

包谷

康熙二十一年(1682)

湖北《竹山县志》

玉粒子

道光十二年(1832)

湖北《长阳县志》

玉芦

康熙二十二年(1683)

浙江《天台县志》

鸡豆粟

道光十四年(1834)

江苏《明斋小识》

玉秫

康熙三十年(1691)

江西《广昌县志》

苞米

道光十九年(1839)

山东《蓬莱县志》

红须麦

康熙三十七年(1698)

 

 上一篇:主推夏玉米品种

 下一篇:玉米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