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科研动态

玉米蓟马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发布时间:2013-07-17    浏览次数:

近几年,随着农业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气候因素影响,玉米蓟马已成为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玉米播期的多样化,为玉米蓟马发生提供了适宜的寄主条件,尤其是玉米苗期遇到干旱天气,其发生更加严重。

1 危害症状
    
玉米蓟马在各玉米产区均有分布,可为害玉米及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玉米蓟马为害以玉米苗期为主,以成、若虫锉吸叶片汁液,并分泌毒素,抑制玉米生长。被害植株叶片上出现成片的银灰色斑,叶片点状失绿,致使玉米心叶上密布小白点及银白色条斑,部分叶片畸形破裂,造成心叶扭曲,呈猪尾巴状;重者叶片皱缩、扭曲成马鞭状,心叶难以长出,或生长点被破坏,分蘖丛生,形成多头玉米,甚至造成大批死苗。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蓟马体型小,不易被发现,常延误防治适期,造成蓟马在玉米苗期的为害逐年加重。
    2
优势种及生活习性
    
玉米蓟马种类有禾蓟马、黄蓟马、稻管蓟马,其中以禾蓟马为优势种。
    2.1
禾蓟马。成虫体长1.3 ~ 1.4 mm,灰褐或黑褐色;成、若虫都较活泼,田间降雨多可抑制其发生。
    2.2
黄蓟马。体长1 ~ 1.2 mm,黄褐色;为典型的食叶性害虫,行动迟钝,阴雨天很少活动,受惊后不喜迁飞。产卵和为害均在叶片背面,以成虫和l2龄若虫为害较重,在松土内或植株基部叶鞘、枯叶内隐藏。少雨干旱时对其发生有利。
    2.3
稻管蓟马。成虫体长2 mm,黑褐色。干旱气候亦利于其发生。
    3
发生规律
    3.1
靠近麦田较近的地块病虫基数高,发生较重。
    3.2
玉米蓟马成虫盛发期为6月中、下旬,且成虫、幼虫在田间多为混合重叠发生。
    3.3
玉米田普遍发生,且发生面积大,虫口密度高。一是晚播春玉米田和套播玉米田5月中、下旬播种的发生重,玉米蓟马发生田达87.5%612日植保站对晚播春玉米田田间调查:一般单株有虫25头,最高达45头;615日调查,一般单株有虫15 ~ 30头,最高达50头以上;617日调查,虫株率90% ~ 100%,单株有虫30 ~ 50头,高的达300头以上。二是夏玉米田玉米蓟马发生田达62.3%75日对全县玉米田进行了调查:一般地块虫株率为10% ~ 30%,平均单株有虫15头,最高达52头。
    3.4
品种抗虫性有差异。郑单958发生较重,其次是农大108

4 寄主及转移规律
    4.1
玉米蓟马。主要为害玉米,还可为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作物。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越冬。晚春玉米田6月中旬形成为害盛期,此后转移到夏玉米上为害。
    4.2
禾蓟马。成虫、若虫都活泼,平时群集在幼苗心叶、叶鞘或叶片端部卷叶中活动为害,借飞翔、爬行或流水传播。多发生在玉米喇叭口期,集中于玉米心叶内,喜郁蔽环境,多在叶正面取食,发生时期较黄蓟马稍迟。
    4.3
黄蓟马。春季5月下旬从麦田及其它禾本科植物上迁向玉米,在玉米上繁殖2代,第1代若虫于5月底 ~ 6月初发生在春玉米和麦类作物上,6月中旬进入成虫高峰期,620日为产卵高峰期,6月下旬是若虫高峰期,7月上旬成虫发生在夏玉米和套播玉米上,首先为害叶背面。
    4.4
稻管蓟马。成虫也喜欢在玉米喇叭口内活动、为害。
    5
影响因素
    5.1
气候条件。6月份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1 ℃ ~ 2 ℃6月中、下旬气温明显偏高;7月上旬平均气温,平原地区29.3 ℃ ~ 30.8 ℃,比历年同期高3 ℃ ~ 5 ℃5 ~ 6月全市降水普遍偏少,比历年同期少3 ~ 4成,7月上旬降水比历年同期少[Page]9成。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年同期所少有。7月上旬我市夏播玉米仍处于苗期(7叶期),高温、晴热、少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玉米蓟马的发生。特别是水浇条件差、干旱地块为害严重。
    5.2
虫源基数高。麦田的虫源基数高,有利于蓟马从麦田转移到玉米田。2004年首次发现麦田蓟马为害,未能及时有效的防治,小麦进入生长后期,蓟马陆续转移到玉米上进行为害。
    5.3
杂草丛生。玉米免耕作业、贴茬播种面积大,玉米田间及玉米田四周杂草丛生,有利于蓟马寄主、发生。
    5.4
玉米播种时期不同,发病程度差异显著。晚播和套播的玉米苗期与玉米蓟马的发生盛期相吻合,有利于蓟马发生,特别是麦套播玉米发生严重。
    5.5
生态环境影响。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在发生变化,寄主生物种类多变得有利于其发生和发展。
    5.6
防治上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玉米蓟马是新上升的害虫,蓟马虫体较小,且活动部位隐蔽,不为人们所注意,农民不能正确识别,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加之用药不科学,导致防效低,玉米受害严重。
    6
防治对策
    6.1
加强宣传。使广大农民充分了解玉米蓟马的为害症状,认识虫体型态,掌握活动规律,普及科学的防治方法,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6.2
准确测报,为农民提供准确的防治信息,提高防治效果。
    6.3
防治方法
    6.3.1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虫性强的品种,如鲁单981、沈丹10、沈丹16、蠡玉6,提高品种自身抗虫性。尤其是玉米蓟马重发生区,避免种植郑单958、农大108等抗性差的品种。调整玉米播期,扩大夏播玉米种植面积。6月中旬播种的玉米蓟马发生严重,应提早播种。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寄主植物。适时灌水施肥,以促进玉米幼苗抽出新叶,增加叶片数,越过喇叭口期,以减轻蓟马危害,并可改变玉米地小气候,使其湿度增大,不利于蓟马生长发育,特别是干旱缺肥的玉米,更要注意这一点。对邻近麦田的玉米田更应特别注意。结合田间定苗,拔除虫苗带出田间销毁,减少其传播蔓延。
    6.3.2
药剂防治。麦田是玉米蓟马的主要虫源,应加强麦田病虫害的防治,56月间可结合防治小麦蚜虫等喷药兼治蓟马,以减少其向玉米苗上转移为害。一般防治蚜虫、粘虫、棉铃虫的药剂对蓟马均有防治效果。6月中旬 ~ 7月初蓟马发生盛期,每667 m210%吡虫啉WP 20 g4.5%高效氯氰菊酯EC 30 ~ 45 ml兑水30 kg喷施玉米心叶防治蓟马,可同时兼治蚜虫。

 

 上一篇:雨季注意防治黄瓜病害

 下一篇: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鲁CP备11033178号-1

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4-2321660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德兴中大道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