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小麦早、深、平优质高产节水栽培技术根据旱地小麦苗期生长弱,根系、分蘖不足等减产因素,以研究旱作条件下土壤-肥料-作物-产量为主线,以揭示旱作高产规律为核心,以提高产量和肥料及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系统研究旱作麦田小麦群体结构,保持开花后较高的绿叶面积,提高群体光合速率,延缓小麦衰老,促进开花后营养器官贮存物质向籽粒中的再运转分配,提高旱地小麦产量。
技术要点:
1.通过深耕加深耕作层,增加耕层对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并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耕深以25~30厘米为宜。
2.旱地小麦苗期生长弱,根系、分蘖不足,主攻方向应着眼于地上增蘖增穗,地下促深层根系发育,因此肥料运筹要突出早、深的特点。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5000千克,纯氮16千克、五氧化二磷12千克、氧化钾8千克左右,硫酸锌1千克,硼砂0.5~1千克。所施肥料结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土壤,以促进小麦苗期营养生长和冬前分蘖,增加亩穗数。
3.选用高产优质抗旱小麦品种。如烟农21、青麦6号、鲁麦21等品种。
4.平播:不起垄等行距(20~22厘米)播种。因为旱地小麦主攻方向是早期增加群体,后期增加亩穗数,平播能保证有足够的苗、株、穗、粒数,比其他种植方式能增产5%左右,同时省工省力。
5.培育壮苗,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适时播种,要求基本苗每亩12~16万,冬前主茎叶片6~7片,冬前总蘖数70~80万,春季总蘖数80~100万,亩穗数50万左右。
6.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要求在雨后和早春土壤返浆时,及时进行划锄,特别是早春应采用锄和压相结合,先镇压后划锄。
7.生育后期,如果出现脱肥现象,要根据条件进行根外追肥或借墒追肥。
适宜区域:技术适宜在山东省和黄淮海冬麦区旱地麦田推广
注意事项:肥料运筹突出早、深的特点,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并运用平播以提高群体。
当前页面:首页 > 科研动态
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 |
发布时间:2012-11-05 浏览次数: |
上一篇: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下一篇: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